黑龙江封闭3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包括绥满高速公路哈尔滨市花果山站等
记者从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月2日零时起,黑龙江省封闭3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
结合黑龙江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需要,黑龙江省将包括绥满高速公路哈尔滨市花果山站、哈同高速公路佳木斯市佳西站在内的省内3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封闭,车辆可从其他收费站绕行。
目前,黑龙江省已在高速公路出口设置公安检查站,防疫部门对车内乘客开展体温检测、防疫筛查工作。
此外,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根据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已调整优化部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多趟高铁、快速列车停运。其中,2020年1月31日至2020年3月1日,绥芬河至俄罗斯格罗迭科沃402/401次、满洲里至后贝加尔/赤塔653/654次旅客列车暂停运营。
目前,黑龙江省铁路及民航相关单位已对发往武汉方向物资运输采取特事特办。记者从南航黑龙江分公司了解到,目前,南航已开通援助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对于境内外政府机构、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等机构组织托运用于捐赠公益的救援物资,南航可提供通航点之间机场到机场的免费航空运输服务及优先保障服务。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则采取“优先受理,优先承运,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卸车”等措施,确保发往武汉方向货物随到、随装、随运。
延伸阅读:
疫情之下,出租车怎么坐?乘电梯注意什么?国家卫健委这么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风险人群的健康防护有关情况。
1.针对人员密集场所,有哪些具体防控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王斌: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加强消毒频次,加强通风。乘客乘坐时,要尽可能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公交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出租车载客之前做好消毒。
宾馆、商场、超市、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要做好室内的清洁和消毒,加强通风换气和垃圾处理。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带病上岗。
在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对来访人员的管理,做好体温等健康监测。
去公共场所的人员,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尽可能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2.个人乘坐交通工具,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 :在拥挤的交通工具上,至少要戴外科口罩以上级别的口罩,随时进行手卫生,还要注意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出租车、网约车这一类交通工具的风险,比火车、飞机要低一些。建议乘客在乘坐以前开门通风,用消毒纸巾对坐的位置、手碰的位置做消毒,要求司机和乘客都戴好口罩。旅程结束下车后,做手卫生。
3.在外不方便洗手,消毒湿巾、喷雾等能否起到消毒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 :出门在外没有流水洗手,要用手消毒剂,把手掌、手背、指缝、手指、手指尖、大拇指等部位都擦试到。如果对酒精过敏,可以用无醇的手消毒剂。
4.针对电梯按纽、门把手等高风险区域,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电梯按纽、门把手风险较高,并不是因为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而是因为这些地方属于高频接触区域,相互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大。应对策略包括:增加消毒频次;使用面巾纸、消毒纸巾等隔开,手不直接触碰;触碰以后,及时洗手、消毒。
5.出现疫情后,能否使用中央空调?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 张流波:有疫情出现,应该停止使用中央空调系统,还要对整个环境进行综合消毒处理,在消毒处理合格以后,再看中央空调是不是可以打开。
6.哪些行业感染风险更高?如何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 冯录召:环卫工人、公交车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还有地铁、机场、海关的安检、检疫人员,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日常接触人员较多,感染风险较普通人群更高。
这些人群要准备好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口罩在弄湿、弄脏导致防护性能下降时,要及时更换,用洗手液流水洗手,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或者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
如果出现了一些可疑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肌肉酸疼等,应该立即停止工作,不能带病上岗,及时就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