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背后,有一支海陆空运输指挥天团
保障应急物资运输,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中之重。战“疫”以来,大量物资、人员密集从全国各地运至武汉,为战“疫”赢得了宝贵的救护时间。战“疫”背后的运输是如何调度指挥的?10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交通运输部,对战“役”运输指挥天团——专门设置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物资保障组物流保障办公室进行了探访。
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简约而不简单。墙上简单张贴着工作职责、指令流程、保障物资类别,旁边则是一沓厚厚的联络表,下方摆放着一份份已经签发的应急指令和明传电报。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调度。
物流保障办公室下设公路、铁路、水路、邮政4个应急运输保障组,成员来自6个部门和单位。”
办公室负责健全部省联动运输保障工作机制,统筹所有运输方式,协调解决应急运输通行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物流处处长、物流保障办公室总联络员余兴源介绍说,
余兴源已在办公室连续工作了十余个夜晚。这些天最忙的就是接电话,同相关部省协调沟通,两部手机一直处于此响彼接的状态。
1月26日晚11点,正在休假的余兴源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按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组建物流保障工作组。余兴源连夜起草物流保障组运行机制、工作方案,并快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起联络机制。次日一早,来自交通运输部相关部门的7名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全力统筹调度保障应急物资、重要生活物资运输。
“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余兴源说,大家经常从白天工作到深夜,累了就换班休息一会儿,醒了接着追踪询问指令的落实进度。
记者随手打开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指令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任务来源、保障任务、承办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里发出的“1号指令”是办公室成立的第三天。1月30日,物流保障办公室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来的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运输请求,重约10吨。余兴源随即召集同事展开多方沟通协调,快速制定出应急运输1号指令,决定通过邮政快递运输方式进行。接到任务后,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即刻启动应急预案,由波音737—800执飞的CF9117航班,于当日14时45分开始,到完成南京-上海-武汉的装货运输航程,全过程不到5小时!
自此,物流保障办公室牵头沟通协调,跨部门协作、部省联动、地方交通运输部门无缝衔接,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物资运输调度。
10小时奔袭上千里,跨三省冷链调运,提供10万人次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从广西运输31吨95度医用酒精进海南岛,10小时完成海陆空调运;简化应急物资运输通行证办理流程;安全高效运输方舱医疗车队和P3实验室
……
“办公室同时加强与中央指导组及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联系,及时对接前线应急物资运输需求,优先调拨运力,并将群众主要生活物资运输纳入绿色通道。”余兴源说。
自1月27日起,交通运输部二级巡视员罗德麟和许宝利就被抽调至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承担保障组的运输工作。“每天休息不足5小时,目的就是争分夺秒摸清更多实情,将地方经验和教训及时向上级报告,努力助推行业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到细处、落到实处。”许宝利在电话中说,在严峻的疫情蔓延形势下,政策晚出台一天,很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截至2月8日,物流保障办公室受理的各部委、各省提出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59项,共下达紧急运输指令57项,累计运输货物1.95万吨。2月7日,各省受理应急协调物流运输保障事项的电话1794个,已协调解决的事项1789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