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申报工作的通知
中交协秘字〔2025〕15号
各分支机构、各会员单位、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交科技发〔2021〕106号)》《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国标委联〔2022〕6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交通运输标准管理创新行动方案>的通知(交科技发〔2024〕161号)》文件精神,按照协会团体标准工作部署,为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市场和企业和会员单位的需求,启动2025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制定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申报项目应为满足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建设需求的急需项目,注重标准的实用性,明确特色定位。
2.申报项目应注重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不得与国家有关政策相抵触。技术指标总体应高于(优于)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以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申报项目技术要求(引用内容除外),应与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一致度不超过30%,避免重复工作。
3.标准制定应广泛吸纳利益相关方、产业链上下游、不同地域和性质的单位参与。对标国内、国外先进标准,注重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一致性,鼓励具有国际背景的单位和人员参与标准研制。鼓励本领域社会团体组织与协会联合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二、申报要求
1.须由对标准有需求的3家(含)以上具有法人资格,科研诚信未出现不良情况的单位自愿发起申报。
2.标准起草单位应具备与标准内容相关的业务能力,起草人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及丰富的标准编写经验,熟悉标准编写规则,具备解决标准编制过程中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3.团体标准申报启用团体标准服务系统,通过线上填报的方式进行,具体要求见申报程序。
三、申报方向
1.标准选题涉及交通运输与物流等相关领域的产品、技术、管理、服务等标准,具备广泛的应用需求,鼓励针对新技术、新基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标准制定。
2.标准中关键技术已有较成熟研究成果或工程应用实例做支撑,标准内容应有利于促进行业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3.鼓励标准选题涉及城市客运、道路运输、交通工程设施、轨道交通、交通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关绿色环保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标准制定。
4.鼓励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标准化转化,鼓励专利标准化,鼓励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标准化,鼓励具有开展标准试点应用、宣贯培训工作能力的单位积极申报。
四、申报程序和方式
2025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申报,采用系统申报结合书面寄送方式进行。具体申报程序如下:
1.申报材料准备。申报单位填写《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项目制修订申报书》(见附件)须准确描述项目有关背景,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先进性、可行性,明确项目需解决的关键性、重点、难点问题;完成工作大纲、标准草稿等支撑材料;标准项目涉及专利的,应提供专利相关证明及专利持有人授权文件。申报单位须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并承诺申报项目技术要求(引用内容除外),与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一致度不超过30%,并盖章。
2.在线申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全年接受团体标准的申报,各申报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团体标准服务系统中按要求填报有关信息。
(1)用户注册
通过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服务系统http://47.95.210.179:6761/zjxttbz进行注册,下载有关文件。
(2)在线申报
按要求进行填报有关信息。在系统中上传填好的《申报书》及相关附件证明材料。
3.报送申报材料。《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项目制修订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两份)加盖单位公章邮寄至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4.申报组织工作。意向单位可直接向协会报送有关申报材料。协会各分支机构可向所属会员单位、有关企业转发本《通知》,并依托分支机构专业技术领域开展工作便利条件,承担有关组织协调工作。
5.请各申报单位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要求,做好标准申报工作。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众祥17862707027;吕燕妮18701317496;冯菲13163128569
负责人:金懋13651164986
邮箱:ccta_2019@sina.com
地址:北京市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613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部(标委会秘书处)(100053)
附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团体标准项目制修订申报书》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2025年3月3日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转602